青春赴乡约・实践正当时 (七)——经济管理学院学子赴肇州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25年07月24日 

大庆师范学院团委深入贯彻落实团黑龙江省委关于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各项工作要求,立足学校育人特色与青年成长需求,春季学期伊始,提早谋划、精心部署,经过多轮研讨打磨,擘画实践蓝图、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召开专项会议,与学院联动,面向全校师生进行广泛动员。最终组建起953支社会实践团队,自6月25日起,实践团队的师生们已分批启程,奔赴祖国大江南北。他们将以脚步丈量祖国大地,以慧眼捕捉时代精神,以真心倾听群众心声,以感悟回应时代召唤,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与认同。

经济管理学院“智慧农业经管”实践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的重要指示精神,发挥共青团育人作用,经理管理学院“智慧农业经管”实践团组织开展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聚焦黑龙江“北纬47°”农业经济黄金带,引导学生了解当地多元农业产业结构,领略“四个农业”发展成就,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以青春力量助力地方农业发展,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经济管理学院“智慧农业经管”实践团队与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二井镇黎明村农业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以支部联建为载体深化党建交流与共同研讨。团队立足当地的“三大一小”特色,围绕智慧农业、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调研,为共建对象提供农业技术咨询与人才培训支持;作为黎明村的村长兼会计,王云江同志为团队提供实践基地与产业案例,形成双向赋能的良好互动。


这种校农资源的高效联动,不仅为实践团队搭建了扎根乡土的平台,更深化了双方对“四个农业”等实践知识的了解。团队以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通过优势互补、协同发力,切实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动能,推动结对共建成果转化为促进地方农业发展的实效。

惠民之诺:办好实事暖民心

团队紧扣“五个一”任务,领略“四个农业”发展成就,通过多样化实践形式深入研判现代农业发展趋势,聚焦种植业开展实地考察调研。团队以扎实的实践行动,精准对接地方农业发展需求,积极为乡村建设赋能增效,以专业所长贡献青春力量,助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与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

问卷问需良策惠民心

团队成员通过问卷收集与面对面访谈,细致了解村民在农业生产、采集、销售环节的实际难题及日常生活诉求。经深入交流,既搭建起与村民的沟通桥梁,也精准掌握其急难愁盼,为后续实践明确了方向与路径,确保行动更接地气、贴合民意。



体验田间劳作知民生

脚踩泥土、走进田间大棚,在亲身体验耕种劳作中,触摸当地农业发展的脉搏。他们观察作物生长,了解种植模式与技术应用,深入摸排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与特点,每一步考察都是对土地的深度认知,每一次体验都为读懂农业发展密码积攒鲜活素材。

践行惠民服务暖民心

团队践行惠民服务,将“为民服务”理念融入具体实践。成员们深入基层,脚沾泥土、心系民生,立足乡村实际需求,以青春力量破解农业生产、生活保障等方面的难题,用心办好每一件实事。通过精准对接诉求、高效回应期盼,既畅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更让惠民服务的温度直抵民心,用实际行动彰显担当。

智慧宣讲反诈护农安

团队开展主题宣讲,深入乡村,用通俗语言解读智慧农业、“四个农业”及乡村振兴政策,讲解物联网等新技术与绿色生态农业前景。团队结合经济与金融专业知识,组建宣讲团普及金融知识,重点提升村民反诈骗意识,全力守护村民财产安全,让政策与知识扎根乡土。

总结之笔:绘就下乡成效新画卷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虽已落幕,但青春赋能乡村的脚步从未停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实践中,团队紧扣“五个一”任务,推动课堂理论与现代农业实践融合,通过惠民实事、主题宣讲等多元形式,让同学们在实地考察中触摸乡村脉搏、认知产业结构、锤炼实践本领。征程万里,重任在肩。经济管理学院将始终遵循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持续带领师生扎根乡土、服务“三农”,以知促行、以行求知,让经管学子在乡村建设中当好宣传员、调研员、服务员,用青春诠释“强国有我”的担当,为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责编:吕金凤 陈璐瑶,审核:王贺民,编辑:高鑫淼)